提升人品: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帶笑;放松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怕。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隨喜、贊嘆、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少批評、多贊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忙”沒關系,不“煩”就好。
33、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緊。
34、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大鴨遊出大路,小鴨遊出小路,不遊就沒有路。
47、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用感恩的心、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擔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倫理的關系,不是“論理”的關系。
77、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帶笑;放松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怕。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隨喜、贊嘆、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少批評、多贊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忙”沒關系,不“煩”就好。
33、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緊。
34、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大鴨遊出大路,小鴨遊出小路,不遊就沒有路。
47、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用感恩的心、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擔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倫理的關系,不是“論理”的關系。
77、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喜愛的就想占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幸福人間:
85、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語,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93、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若希望人際關系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102、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凈化人心,少欲知足,凈化社會,關懷他人。
1,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2,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3,世上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
4,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5,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6,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就會活得快樂
7,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8,得理要饒人,理直氣要和
9,做該做的事是 智慧。做不該做的是 愚蠢
10,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1,口說一句好話,如口處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吐毒蛇
12,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13,真正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它計較得少
14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15,天上最美德市星星,人間最美的是溫情
16,屋寬不如心寬
17,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18,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19,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20,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21,時時好心救市時時好日
22,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23,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24,並非有錢時快樂,問心無愧最心安
25,有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26,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為,能為,才能升華自我的人格
27,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28,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29,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30,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養生論100句,生者必讀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裏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裏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裏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沈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麽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余的食物來釋放遊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0 靜心,靜氣,靜神,靜悟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麽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0 靜心,靜氣,靜神,靜悟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麽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藥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麽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麽藥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麽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癡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癡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 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 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 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註意。
4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癤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藥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 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恒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醫藥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51 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麽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麽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麽?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麽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麽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麽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麽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麽?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麽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麽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麽補陰,吃什麽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幹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麽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裏,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松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汙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麽是悟性?什麽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麽?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麽這麽說呢?就以“癌癥”為例,癌癥現在在人們的心裏=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癥,那麽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癥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癥,那麽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癥。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癥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麽?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麽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汙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汙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幹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麽?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麽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汙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汙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幹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該吃什麽不該吃什麽,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幹什麽,不應該幹什麽。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裏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麽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麽?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癥,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癥,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麽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麽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麽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麽?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麽?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麽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麽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汙受賄,其結果是什麽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藥存在一樣。
87 什麽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沈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麽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麽,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麽,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誌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誌而起,你用藥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誌能夠致病,五誌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當你把什麽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麽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藥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 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麽?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我把你鼻子裏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麽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了。
99 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癥狀就濫用藥物。
100 很多重病或絕癥,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勸 世 歌
勸 世 歌
回頭好,回頭好,世事將來一筆掃。
紅塵堆裏任他忙,我心清靜無煩惱。
終日貪,何日了,只恨家中財帛少。
無常到,沒大小,不用金銀不用寶。
不分富貴與王侯,年年多少埋荒草。
看看紅日落西山,不覺雞鳴天又曉。
急回頭,莫說早,小小孩童易得老。
財高北半富千箱,孽障隨身何時了。
勸世人,回頭好,持齋念佛隨身寶。
看來名利一場空,不如修心念佛好。 佛教的財富觀
一、怎樣看待財富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並享用財富。尤其在今天,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體現,社會效益的達成,都是以財富的增長作為衡量標準。但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財富的作用和過患,往往就會被它所傷害。
那麽,佛教又是怎樣看待財富的呢?
1、毒蛇
在佛經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難外出乞食,看見路邊有一壇黃金,佛陀立刻對阿難說:“看,毒蛇。”阿難亦應聲答道:“果然是毒蛇。”師徒倆的對話恰巧被附近一對農民父子聽到,便懷著好奇心前來觀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趕緊將黃金帶回家中,以為這從天而降的幸運將改變他們的貧困生活。改變的確是發生了,但完全不是他們希冀的那樣。當父子倆帶著金子去市場兌換時,卻被人告到了官府。原來,他們撿到的金子是竊賊從宮中盜出,在逃跑時棄於路旁的。他倆人贓俱獲,有口難辯。這對樂極生悲的父子在臨刑時,才領悟到“毒蛇”的真正含義。
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來,甚至有部分領導幹部也由人民公仆淪為以權謀私的罪犯。剖析他們蛻變的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金錢是如何一步步腐蝕著他們的靈魂。如不久前發生在廈門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牽涉到各級部門的工作人員達三百多人。當那些昔日地位顯赫的特權階層身陷囹圄時,想到的是什麽?當他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時,想到的又是什麽?“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正是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他們的墮落,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嚴重扭曲。種種教訓足以使我們警醒到:金錢雖然誘人,但也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所以致命,一是人類的貪欲使然,一是沒有認識到財富背後隱藏的陷阱。
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首先是來源問題,這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視。以往的生活條件雖不富足,但在安貧樂道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人們依然能夠知足常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物質文明以其巨大的衝擊力,將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推向了功利社會。金錢的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危機感,雙重地困擾著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喪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於腦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或造假賣假,以不法手段來騙取錢財;或鋌而走險,以走私販毒來牟取暴利;或以權謀私,利用工作之便來貪汙受賄……當這些不法行為和金錢結合在一起時,人們往往就一葉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辭。
其次,是不正確的使用。如果擁有財富而沒有健全的心智,沒有處之泰然的超脫,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蠱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說貪、嗔、癡三毒是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危機,那麽,使用不當的財富往往是引發它們的導火索。很多驟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賭,或是揮霍無度,結果使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這是因為財富使用不當引起的過患。
第三,是對財富的執著。據有關報道,東南亞金融風波之際,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為治療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擬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緩解他們因破產而帶來的心靈創傷。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如果將積聚財富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那麽一旦失去財富,就會失去整個精神支柱,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
2、凈財
佛經中也把財富當做凈財。所謂凈財,就是清凈的財富。凈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那麽,什麽樣的財富屬於凈財呢?
首先,來源是正當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道,就是正當的謀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過勤勞、智慧獲得的財富,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後顧之憂。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要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因為欲望一旦鼓動起來,往往就難以控制;奢侈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往往就難以放棄。和地球的資源一樣,人的福報也是有限的,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僅對身心有百害而無一益,更會將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對財富不能有貪著之心。無論我們貪著什麽,它都會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刃。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們貪著財富的話,那麽沒錢時我們會因貧困而煩惱;有錢時又會因為擔心財富失去而煩惱。所以我們要認清財富的實質,了知財富的無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財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當我們真正能夠將財富視為身外之物時,我們就不會被它所傷害。
“水能覆舟,也能載舟。”財富同樣如此。財富本身並無所謂善惡之分,而是取決於它的實際用途。為富不仁者以它來作惡,慈悲眾生者以它來行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視金錢如糞土”。只要是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的財富,我們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會,並且沒有貪著之心,那我們就是財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凈財。
二、財富與道德、修行 對於佛教徒來說,如何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或許很多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困擾。在多年的弘法過程中,常常有信眾就類似的問題前來請教。我覺得,作為學佛的人,首先要澄清兩個觀念:一是追求財富和道德是否對立?二是追求財富和修行是否對立?
1、追求財富與道德是否對立
在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往往將義和利對立起來,因此很少談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數人都恥於言利,似乎金錢就是庸俗的代名詞。應當看到,盡管君子固窮的清貧思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落實到生活中,還是不乏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因為利益是如此地實際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難抵擋它的誘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則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對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羅所說的那樣:“一切人類社會的經濟都依賴一普遍而又單純的原則:我願意幸福,但是我和別人一起生活,他們和我一樣,也願意幸福;讓我們尋求使自己、同時也使別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礙別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說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內涵,同樣是結合利益來說明的。《成唯識論》卷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僅對現世有益,更能惠及未來生命;就自他雙方而言,善行不僅能使自己獲利,同時也能利益社會大眾。相反,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而無視法律的存在,只顧個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這種行為不僅和道德相衝突,從究竟意義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對立的。佛教中這樣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生活中,非法行為往往也能給人們帶來眼前的利益,或許有些無知者會感到羨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卻不會動心。因為通過非法行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暫時的,這種風光決不會長久。
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我們的行為首先要符合法律規範,同時還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無論經商還是為人,信譽都是極為關鍵的,用現在的話說,信譽就是品牌,就是無形的資產。信譽從哪裏來?就是從道德行為而來。在激烈的商戰中,能夠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而唯利是圖的投機者,必然會落得“害人終害己”的下場。
因此,追求財富和道德並不是矛盾的。如果說道德是追求利益所應遵循的準則,那麽,利益就是道德行為帶來的果實和收獲。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對立
很多人學佛後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而從事世俗勞作更是在浪費生命。這也使得社會對佛教形成了諸多誤解,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的表現,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學佛和追求財富真的不可兼得嗎?
佛教將正當的謀生手段稱為正命,反之即為邪命。假如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財,損人利已,這樣的行為和修行自然是對立的。我們常常可以發現生活中有那麽一些人,學佛的同時還在繼續造作惡業,以為只要拿出部分錢財布施或供養三寶,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從中獲得心理平衡。其實那只是他們的自我安慰而已。我們要知道,布施和供養雖然會給我們帶來福報,但並不能因此抵消惡業,更無法改變生命中累積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之時,必須符合法律與戒律的雙重規範,用正當的手段謀取財富,這和修行並不是對立的。
同時,我們在工作中一樣可以修行。《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法華經》也說:“一切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都說明了工作與修行的統一。在我們的觀念中,往往將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事實上,那僅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而“修行”二字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所謂修行,即對行為的修正。我們的行為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意業,即思想的行為;一是身業,即身體的行為,一是語業,即語言的行為。凡夫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蔽,身口意不斷造作不善之業。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來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癡煩惱,從行為上不再造作殺盜淫妄諸業,進而能以無常見、無我見、無自性空性見,了知一切有為事相如夢幻泡影。所以說,時時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備了這樣的前提,所謂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並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 責無旁貸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並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
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了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淒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於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準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藥。除此而外,出家後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幹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今天的人為什麽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太復雜了,物質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沈溺於聲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樸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熄滅妄想,在儉樸的生活環境中,物欲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幹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
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占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缺乏相當的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欲,借助環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3、積聚資糧 廣度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布施為先,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施。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幫助一切為饑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後,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
與財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布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所以說,作為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鍵是看自己的發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菩提心,那麽,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
四、怎樣追求財富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的,沒有農民為我們提供糧食,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我們將寸步難行。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一方面,我們又要通過財富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學佛的人同樣需要財富作為生存保障。那麽,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1、明了因果
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吉兇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著因緣因果的規律在發展。
佛教講三世因果,因而對人生也要從三世因果中去認識。貫穿著三世因果的力量為業力,包括引業和滿業。引業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趣向: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地獄,或繼續為人;而滿業則決定了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所以說,人生的一切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為未來人生規劃美好的藍圖。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命運就是由自身行為所決定,也就不會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會帶著僥幸心理去為非作歹。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如市場的需求、致富的機遇等等。
2、廣種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的生活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麽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獲。為什麽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
收獲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對有恩於我們的一切,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報答,包括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和眾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並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養,都來自師長的教育。國土恩也是我們要銘記在心的,因為國家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眾生恩,世間生活是緣起的,要依賴各種條件,對一切有恩於我們的眾生,都要知恩報恩。我們不僅要對人類要懷有感恩之心,對哺育我們的自然也要心懷感恩。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看到太陽升起時才會有感激的心情;聽到鳥兒鳴叫時才會有欣喜的感受,否則就會忽略這一切的存在,更不會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護。
其次是悲田,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盡自己所能幫助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人。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利他與自利是一體的。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所付出的愛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種子。這不僅能使他人獲得利益,同時也能使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升華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應當恭敬的人,這裏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佛陀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有佛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有僧團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怙,我們才能在生死流轉中獲得真實的依靠和解脫的途徑。因此,三寶對我們可謂恩同再造。我們應當以至誠的心來禮敬三寶,有一分虔誠,就能獲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3、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陷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部分,內因需要外緣來成就。
在今天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裏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更遑論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工巧明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當的技術技能,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創造財富。在《華嚴經?十地品》中,佛陀對此作了詳盡的說明:“所謂文字、算術、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鹹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癲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兇、身相休咎,鹹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余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鹹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由此可見,專業技能不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增上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有福報並且努力的話,無論學習什麽專業,從事什麽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機會,都有成功的希望。
4、如法求財
前面說過,正命就是合理的謀生手段,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將謀生方式作為修行的內容,足見其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的黃金年齡幾乎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是最大的浪費;如果有意無意地造下惡業,就更是得不償失。
什麽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範;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準則。在家居士必須遵循的十種善行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是必須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經中,還列舉了十種非法謀財的現象。可嘆的是,這些不法行為至今仍然存在,並繼續危害著社會大眾。
一、竊取他財:以搶劫、偷盜、詐騙等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或將拾取的財物據為己有。
二、違法貪汙:包括走私販毒、倒買軍火及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等。
三、抵賴債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欠債不還,以不正當手段抵賴自己的債務;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閉或攜款潛逃,從而侵吞他人的財物。
四、吞沒寄存:以欺騙性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錢財。
五、欺罔共財: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偽造帳目等方式,將共同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占: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損公肥私。
七、籍勢茍得:利用職權替人辦事,從中撈取錢財。
八、經營非法:包括漫天要價、短斤少兩等不正當經營手段。
九、詐騙投機:包括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經營方式。
十、賭博淫業:開設賭場或色情行業以牟取暴利。
由此獲得的不義之財,不僅會玷汙我們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棄,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對為黃金所害的父子一樣,到付出慘重的代價時,已悔之晚矣。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財富。
如法求財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正如佛陀告訴我們的: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忽怠;
三者當儲積,以擬以空乏。
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
開源就是掌握各種謀生和致富的手段,節流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幾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
五、合理的支配財富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麽,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花錢還需要智慧麽?這個世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消費渠道,商店裏琳瑯滿目的貨架在熱情地召喚著我們,媒體上觸目可及的廣告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和參考。但我們要知道,改善物質生活並不是花錢的唯一途徑,更不是使財富發揮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為人敬重的卻不多。原因是什麽?主要就是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在對待財富的問題上,有幾種比較典型的例子。
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吝嗇鬼,他們珍愛金錢超過生命。即使擁有再多,依然舍不得以財富去幫助他人,不但舍不得造福社會,也舍不得給家人使用,甚至舍不得給自己享用。這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爾紮克塑造的老葛朗臺及《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直到生死關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護的錢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麽意義呢?他們只是財富忠實的保管者而已,當他們撒手西歸之時,這些錢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所以說,“身死留財,智者不為。”這種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當錢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過是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和紙片。
另一種極端,就是揮霍無度的暴發戶。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驟然暴富,卻沒有承受這份財富的健康心態,於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揮霍來炫耀所謂的成功,沈溺於窮奢極侈的生活方式之中。他們將人生當作一場及時行樂的遊戲,覺得財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屬於自己,只顧自己拼命享用,卻不願為他人付出分毫。這樣的行為同樣為社會所不齒,因為他們只是在無端地浪費財富,也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福報。
還有一些人,虛榮心非常強,總是花錢做表面文章。即使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添置高檔的用品,追逐時尚的潮流,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辭,這也是錯誤的生活觀念使然。在他們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體現,高檔就是價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無多,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們需要衣服抵禦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們為什麽在衣食無憂之後還不能滿足?因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吃給別人看,有時又是為了應酬需要而吃;穿衣也是同樣,有時是為了炫耀,有時是為了工作交際而穿。所以,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經演變為用來攀比的道具。
還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註一擲,將所有家產用來作風險投資。他們不僅希望財富來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更希望財富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而在這樣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們很容易喪失正確的判斷能力,或是受騙上當,或是投資失策,最後落得傾家蕩產的悲慘結局。
2、合理分配財富
如果我們擁有財富而無理財之道,那麽,十分的財富或許只能發揮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們為其所害。如何合理地支配我們的財富呢?佛陀也在經典中為我們作了具體的指導。
財富應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開支;第二分用以投資增值,否則財富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業,一方面回饋社會大眾,一方面為自己耕耘福田。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是對於未來幸福的投資,而我們能從中收獲的,決不是有限的財富所能比擬的。
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只有將財富當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財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那麽,人間就會充滿溫暖,許多社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也就不再屬於我們所有;一味地積蓄財富,也未必就能屬於我們所有,因為貨幣會貶值,股票會下跌,銀行會倒閉,即使將財產緊緊地鎖在保險櫃中,又能有幾分保險系數?所以佛法認為,只有布施出去的錢財,才會真正屬於我們所有。就像播下的種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會為我們帶來百倍、千倍、甚至千萬倍的收獲。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既是收獲者,也是播種者。只有不斷地播種和耕耘,才能使我們“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為當下的人生和未來的解脫積累足夠的資糧。
那麽,佛教又是怎樣看待財富的呢?
1、毒蛇
在佛經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難外出乞食,看見路邊有一壇黃金,佛陀立刻對阿難說:“看,毒蛇。”阿難亦應聲答道:“果然是毒蛇。”師徒倆的對話恰巧被附近一對農民父子聽到,便懷著好奇心前來觀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趕緊將黃金帶回家中,以為這從天而降的幸運將改變他們的貧困生活。改變的確是發生了,但完全不是他們希冀的那樣。當父子倆帶著金子去市場兌換時,卻被人告到了官府。原來,他們撿到的金子是竊賊從宮中盜出,在逃跑時棄於路旁的。他倆人贓俱獲,有口難辯。這對樂極生悲的父子在臨刑時,才領悟到“毒蛇”的真正含義。
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來,甚至有部分領導幹部也由人民公仆淪為以權謀私的罪犯。剖析他們蛻變的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金錢是如何一步步腐蝕著他們的靈魂。如不久前發生在廈門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牽涉到各級部門的工作人員達三百多人。當那些昔日地位顯赫的特權階層身陷囹圄時,想到的是什麽?當他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時,想到的又是什麽?“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正是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他們的墮落,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嚴重扭曲。種種教訓足以使我們警醒到:金錢雖然誘人,但也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所以致命,一是人類的貪欲使然,一是沒有認識到財富背後隱藏的陷阱。
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首先是來源問題,這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視。以往的生活條件雖不富足,但在安貧樂道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人們依然能夠知足常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物質文明以其巨大的衝擊力,將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推向了功利社會。金錢的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危機感,雙重地困擾著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喪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於腦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或造假賣假,以不法手段來騙取錢財;或鋌而走險,以走私販毒來牟取暴利;或以權謀私,利用工作之便來貪汙受賄……當這些不法行為和金錢結合在一起時,人們往往就一葉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辭。
其次,是不正確的使用。如果擁有財富而沒有健全的心智,沒有處之泰然的超脫,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蠱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說貪、嗔、癡三毒是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危機,那麽,使用不當的財富往往是引發它們的導火索。很多驟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賭,或是揮霍無度,結果使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這是因為財富使用不當引起的過患。
第三,是對財富的執著。據有關報道,東南亞金融風波之際,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為治療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擬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緩解他們因破產而帶來的心靈創傷。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如果將積聚財富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那麽一旦失去財富,就會失去整個精神支柱,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
2、凈財
佛經中也把財富當做凈財。所謂凈財,就是清凈的財富。凈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那麽,什麽樣的財富屬於凈財呢?
首先,來源是正當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道,就是正當的謀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過勤勞、智慧獲得的財富,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後顧之憂。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要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因為欲望一旦鼓動起來,往往就難以控制;奢侈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往往就難以放棄。和地球的資源一樣,人的福報也是有限的,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僅對身心有百害而無一益,更會將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對財富不能有貪著之心。無論我們貪著什麽,它都會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刃。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們貪著財富的話,那麽沒錢時我們會因貧困而煩惱;有錢時又會因為擔心財富失去而煩惱。所以我們要認清財富的實質,了知財富的無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財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當我們真正能夠將財富視為身外之物時,我們就不會被它所傷害。
“水能覆舟,也能載舟。”財富同樣如此。財富本身並無所謂善惡之分,而是取決於它的實際用途。為富不仁者以它來作惡,慈悲眾生者以它來行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視金錢如糞土”。只要是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的財富,我們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會,並且沒有貪著之心,那我們就是財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凈財。
二、財富與道德、修行 對於佛教徒來說,如何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或許很多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困擾。在多年的弘法過程中,常常有信眾就類似的問題前來請教。我覺得,作為學佛的人,首先要澄清兩個觀念:一是追求財富和道德是否對立?二是追求財富和修行是否對立?
1、追求財富與道德是否對立
在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往往將義和利對立起來,因此很少談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數人都恥於言利,似乎金錢就是庸俗的代名詞。應當看到,盡管君子固窮的清貧思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落實到生活中,還是不乏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因為利益是如此地實際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難抵擋它的誘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則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對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羅所說的那樣:“一切人類社會的經濟都依賴一普遍而又單純的原則:我願意幸福,但是我和別人一起生活,他們和我一樣,也願意幸福;讓我們尋求使自己、同時也使別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礙別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說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內涵,同樣是結合利益來說明的。《成唯識論》卷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僅對現世有益,更能惠及未來生命;就自他雙方而言,善行不僅能使自己獲利,同時也能利益社會大眾。相反,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而無視法律的存在,只顧個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這種行為不僅和道德相衝突,從究竟意義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對立的。佛教中這樣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生活中,非法行為往往也能給人們帶來眼前的利益,或許有些無知者會感到羨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卻不會動心。因為通過非法行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暫時的,這種風光決不會長久。
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我們的行為首先要符合法律規範,同時還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無論經商還是為人,信譽都是極為關鍵的,用現在的話說,信譽就是品牌,就是無形的資產。信譽從哪裏來?就是從道德行為而來。在激烈的商戰中,能夠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而唯利是圖的投機者,必然會落得“害人終害己”的下場。
因此,追求財富和道德並不是矛盾的。如果說道德是追求利益所應遵循的準則,那麽,利益就是道德行為帶來的果實和收獲。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對立
很多人學佛後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而從事世俗勞作更是在浪費生命。這也使得社會對佛教形成了諸多誤解,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的表現,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學佛和追求財富真的不可兼得嗎?
佛教將正當的謀生手段稱為正命,反之即為邪命。假如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財,損人利已,這樣的行為和修行自然是對立的。我們常常可以發現生活中有那麽一些人,學佛的同時還在繼續造作惡業,以為只要拿出部分錢財布施或供養三寶,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從中獲得心理平衡。其實那只是他們的自我安慰而已。我們要知道,布施和供養雖然會給我們帶來福報,但並不能因此抵消惡業,更無法改變生命中累積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之時,必須符合法律與戒律的雙重規範,用正當的手段謀取財富,這和修行並不是對立的。
同時,我們在工作中一樣可以修行。《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法華經》也說:“一切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都說明了工作與修行的統一。在我們的觀念中,往往將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事實上,那僅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而“修行”二字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所謂修行,即對行為的修正。我們的行為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意業,即思想的行為;一是身業,即身體的行為,一是語業,即語言的行為。凡夫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蔽,身口意不斷造作不善之業。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來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癡煩惱,從行為上不再造作殺盜淫妄諸業,進而能以無常見、無我見、無自性空性見,了知一切有為事相如夢幻泡影。所以說,時時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備了這樣的前提,所謂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並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 責無旁貸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並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
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了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淒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於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準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藥。除此而外,出家後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幹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今天的人為什麽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太復雜了,物質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沈溺於聲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樸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熄滅妄想,在儉樸的生活環境中,物欲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幹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
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占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缺乏相當的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欲,借助環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3、積聚資糧 廣度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布施為先,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施。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幫助一切為饑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後,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
與財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布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所以說,作為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鍵是看自己的發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菩提心,那麽,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
四、怎樣追求財富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的,沒有農民為我們提供糧食,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我們將寸步難行。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一方面,我們又要通過財富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學佛的人同樣需要財富作為生存保障。那麽,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1、明了因果
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吉兇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著因緣因果的規律在發展。
佛教講三世因果,因而對人生也要從三世因果中去認識。貫穿著三世因果的力量為業力,包括引業和滿業。引業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趣向: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地獄,或繼續為人;而滿業則決定了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所以說,人生的一切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為未來人生規劃美好的藍圖。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命運就是由自身行為所決定,也就不會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會帶著僥幸心理去為非作歹。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如市場的需求、致富的機遇等等。
2、廣種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的生活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麽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獲。為什麽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
收獲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對有恩於我們的一切,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報答,包括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和眾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並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養,都來自師長的教育。國土恩也是我們要銘記在心的,因為國家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眾生恩,世間生活是緣起的,要依賴各種條件,對一切有恩於我們的眾生,都要知恩報恩。我們不僅要對人類要懷有感恩之心,對哺育我們的自然也要心懷感恩。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看到太陽升起時才會有感激的心情;聽到鳥兒鳴叫時才會有欣喜的感受,否則就會忽略這一切的存在,更不會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護。
其次是悲田,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盡自己所能幫助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人。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利他與自利是一體的。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所付出的愛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種子。這不僅能使他人獲得利益,同時也能使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升華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應當恭敬的人,這裏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佛陀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有佛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有僧團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怙,我們才能在生死流轉中獲得真實的依靠和解脫的途徑。因此,三寶對我們可謂恩同再造。我們應當以至誠的心來禮敬三寶,有一分虔誠,就能獲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3、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陷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部分,內因需要外緣來成就。
在今天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裏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更遑論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工巧明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當的技術技能,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創造財富。在《華嚴經?十地品》中,佛陀對此作了詳盡的說明:“所謂文字、算術、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鹹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癲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兇、身相休咎,鹹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余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鹹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由此可見,專業技能不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增上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有福報並且努力的話,無論學習什麽專業,從事什麽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機會,都有成功的希望。
4、如法求財
前面說過,正命就是合理的謀生手段,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將謀生方式作為修行的內容,足見其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的黃金年齡幾乎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是最大的浪費;如果有意無意地造下惡業,就更是得不償失。
什麽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範;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準則。在家居士必須遵循的十種善行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是必須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經中,還列舉了十種非法謀財的現象。可嘆的是,這些不法行為至今仍然存在,並繼續危害著社會大眾。
一、竊取他財:以搶劫、偷盜、詐騙等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或將拾取的財物據為己有。
二、違法貪汙:包括走私販毒、倒買軍火及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等。
三、抵賴債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欠債不還,以不正當手段抵賴自己的債務;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閉或攜款潛逃,從而侵吞他人的財物。
四、吞沒寄存:以欺騙性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錢財。
五、欺罔共財: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偽造帳目等方式,將共同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占: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損公肥私。
七、籍勢茍得:利用職權替人辦事,從中撈取錢財。
八、經營非法:包括漫天要價、短斤少兩等不正當經營手段。
九、詐騙投機:包括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經營方式。
十、賭博淫業:開設賭場或色情行業以牟取暴利。
由此獲得的不義之財,不僅會玷汙我們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棄,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對為黃金所害的父子一樣,到付出慘重的代價時,已悔之晚矣。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財富。
如法求財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正如佛陀告訴我們的: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忽怠;
三者當儲積,以擬以空乏。
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
開源就是掌握各種謀生和致富的手段,節流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幾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
五、合理的支配財富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麽,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花錢還需要智慧麽?這個世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消費渠道,商店裏琳瑯滿目的貨架在熱情地召喚著我們,媒體上觸目可及的廣告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和參考。但我們要知道,改善物質生活並不是花錢的唯一途徑,更不是使財富發揮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為人敬重的卻不多。原因是什麽?主要就是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在對待財富的問題上,有幾種比較典型的例子。
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吝嗇鬼,他們珍愛金錢超過生命。即使擁有再多,依然舍不得以財富去幫助他人,不但舍不得造福社會,也舍不得給家人使用,甚至舍不得給自己享用。這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爾紮克塑造的老葛朗臺及《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直到生死關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護的錢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麽意義呢?他們只是財富忠實的保管者而已,當他們撒手西歸之時,這些錢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所以說,“身死留財,智者不為。”這種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當錢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過是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和紙片。
另一種極端,就是揮霍無度的暴發戶。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驟然暴富,卻沒有承受這份財富的健康心態,於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揮霍來炫耀所謂的成功,沈溺於窮奢極侈的生活方式之中。他們將人生當作一場及時行樂的遊戲,覺得財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屬於自己,只顧自己拼命享用,卻不願為他人付出分毫。這樣的行為同樣為社會所不齒,因為他們只是在無端地浪費財富,也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福報。
還有一些人,虛榮心非常強,總是花錢做表面文章。即使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添置高檔的用品,追逐時尚的潮流,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辭,這也是錯誤的生活觀念使然。在他們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體現,高檔就是價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無多,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們需要衣服抵禦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們為什麽在衣食無憂之後還不能滿足?因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吃給別人看,有時又是為了應酬需要而吃;穿衣也是同樣,有時是為了炫耀,有時是為了工作交際而穿。所以,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經演變為用來攀比的道具。
還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註一擲,將所有家產用來作風險投資。他們不僅希望財富來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更希望財富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而在這樣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們很容易喪失正確的判斷能力,或是受騙上當,或是投資失策,最後落得傾家蕩產的悲慘結局。
2、合理分配財富
如果我們擁有財富而無理財之道,那麽,十分的財富或許只能發揮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們為其所害。如何合理地支配我們的財富呢?佛陀也在經典中為我們作了具體的指導。
財富應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開支;第二分用以投資增值,否則財富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業,一方面回饋社會大眾,一方面為自己耕耘福田。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是對於未來幸福的投資,而我們能從中收獲的,決不是有限的財富所能比擬的。
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只有將財富當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財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那麽,人間就會充滿溫暖,許多社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也就不再屬於我們所有;一味地積蓄財富,也未必就能屬於我們所有,因為貨幣會貶值,股票會下跌,銀行會倒閉,即使將財產緊緊地鎖在保險櫃中,又能有幾分保險系數?所以佛法認為,只有布施出去的錢財,才會真正屬於我們所有。就像播下的種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會為我們帶來百倍、千倍、甚至千萬倍的收獲。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既是收獲者,也是播種者。只有不斷地播種和耕耘,才能使我們“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為當下的人生和未來的解脫積累足夠的資糧。
六、從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 現代人追求財富,總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以為擁有物質財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實物質財富只是滿足人生基本的需要,人生的低級需要。一個人如果只會追求物質財富,那也只能說明他的生命層次是很低的;而只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追求上的人,他的生命層次永遠都提高不上去。所以,一個人當他的物質財富可以滿足基本生存的時候,他應該進而追求精神財富。
1、何為精神財富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影響之深遠決非物質財富可以比擬。回顧歷史,無論是古羅馬的繁榮,還是盛唐時的富足,都不再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任何物質幫助。保留下來並至今影響著我們的,是古聖先賢的精神感召,是歷代智者的思想傳統,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佛陀的一生,身無長物,居無定所,卻為我們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為我們指明了趣向解脫的道路。在他的身後,一代又一代的追隨者,都得益於佛陀留下的智慧,通過修學佛法獲得了究竟安樂。除此而外,還有耶穌為我們留下的博愛精神,孔子為我們留下的仁義教育……無法想象,如果沒有這一切,我們今天的文化會是怎樣?我們今天的世界又會是怎樣?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同時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世界。飛鳥走獸都懂得為覓食奔忙,如果人類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那和動物又有什麽區別?當基本生存解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更多是來自於精神體驗,它的平衡與否,正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人生經驗組成。一個擁有美德的聖賢,不論處於什麽樣的時代,都能潔身自好;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論遭逢什麽樣的人生境遇,都能從容面對。所以說,只要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有能力抵禦外界的一切幹擾。
2、精神財富甚於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是外在的,雖然我們可能擁有房產、存折,擁有汽車、家電,但所謂的擁有,只是一份使用權或保管權而已。佛教說財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會將它們化為烏有。所以,這些身外之物是虛幻不實的,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
我們可能會失去財富,但不會失去智慧;我們可能會失去健康,但不會失去慈悲;我們可能會失去家庭,但不會失去愛心;我們可能會失去事業,但不會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愛心和信仰也會失去的話,那只是由於我們不加珍惜而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自甘墮落。我們嘆息世風日下,嘆息人心不古,事實上,這正是由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貧乏所致。在今天,舊的價值觀被推翻了,新的價值觀卻沒有如期而至。在丟棄了“越窮越光榮”的口號之後,壓抑已久的物欲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無休止地激發出來。隨著社會商業化的進程,人們的貪欲空前地膨脹起來:對奢侈品的需要,對財富積累的需要,對權利和虛榮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們來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實現。俗話說,“財迷心竅”,當我們的眼中只剩下金錢的時候,不僅職業道德不見了,甚至倫理道德也不見了。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的失衡狀態。為什麽今天的人對物質的需求如此迫切?對財富的積累如此貪婪?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指引,沒有崇高的理想在驅動,沒有堅定的信仰在支撐,甚至沒有道德的力量在約束。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失去物質財富,只會使生活受到暫時的影響;而一旦失去精神財富,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一生,更會殃及後代。不難想象,一個精神空虛的父母會給子女什麽樣的教育?一個見利忘義的長者會給後代什麽樣的影響?所以,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未來人生,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前景。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3、法財甚於世財
作為佛教徒來說,除了追求世俗財富而外,更要追求功德法財。什麽是功德法財呢?那就是佛法。
在《華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不僅供養如此,在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中,佛陀還處處以較量功德的方式,告訴我們法布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所以說,無論是供養還是布施,功德法財都遠比世間財富更為殊勝。
我們知道,世間的資產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分,事實上,所謂的固定資產也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房產會折舊,設備會損耗,它們的使用壽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說有什麽可以稱為人生的固定資產,那麽只有功德法財才是當之無愧的。功德法財似乎是無形的,但它卻不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不會隨著生命形式的轉換而失去價值。不僅如此,這善的種子還會不斷為我們帶來豐厚的饋贈。從這個角度來說,法財對於人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有形的錢財。
佛經中處處強調法財遠比世俗財富的重要性。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困惑,樹立人生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生命中無盡寶藏。成就智慧,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物質財富能夠代取代的。
七、結束語
很多人都認為,財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事實上,占有越多就越不自由。因為欲望是被逐漸激發出來的,占有得越多,期待和牽掛也就越多。曾幾何時,萬元戶就是富裕生活的標準。可多少萬元戶因此滿足了呢?有了一萬,就會想著十萬,然後是百萬、千萬。往往是錢越多就感覺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圍繞這個軸心運轉,從而忘卻了人生的根本。
有個比喻說,假如把財富、事業、榮譽、地位都比作0的話,健康就是前面的那個1。否則,即使擁有再多,也還是等於0。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了掙錢毫不顧及身體。結果“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那麽,健康是金錢可以買來的麽?金錢可以換來最新的藥品,換來精細的護理,但並不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為獲取財富使健康遭受的損失固然是金錢無法彌補的,但我們為謀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傷害就更難以愈合。欲望是無限的,財富卻是有限的。我們為盡可能多地占有財富,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侵占了他人利益,也使我們自己滋長了重重煩惱。這些內在的傷害或許不會在短時間顯現出來,但它的影響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如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
1、何為精神財富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影響之深遠決非物質財富可以比擬。回顧歷史,無論是古羅馬的繁榮,還是盛唐時的富足,都不再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任何物質幫助。保留下來並至今影響著我們的,是古聖先賢的精神感召,是歷代智者的思想傳統,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佛陀的一生,身無長物,居無定所,卻為我們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為我們指明了趣向解脫的道路。在他的身後,一代又一代的追隨者,都得益於佛陀留下的智慧,通過修學佛法獲得了究竟安樂。除此而外,還有耶穌為我們留下的博愛精神,孔子為我們留下的仁義教育……無法想象,如果沒有這一切,我們今天的文化會是怎樣?我們今天的世界又會是怎樣?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同時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世界。飛鳥走獸都懂得為覓食奔忙,如果人類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那和動物又有什麽區別?當基本生存解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更多是來自於精神體驗,它的平衡與否,正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人生經驗組成。一個擁有美德的聖賢,不論處於什麽樣的時代,都能潔身自好;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論遭逢什麽樣的人生境遇,都能從容面對。所以說,只要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有能力抵禦外界的一切幹擾。
2、精神財富甚於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是外在的,雖然我們可能擁有房產、存折,擁有汽車、家電,但所謂的擁有,只是一份使用權或保管權而已。佛教說財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會將它們化為烏有。所以,這些身外之物是虛幻不實的,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
我們可能會失去財富,但不會失去智慧;我們可能會失去健康,但不會失去慈悲;我們可能會失去家庭,但不會失去愛心;我們可能會失去事業,但不會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愛心和信仰也會失去的話,那只是由於我們不加珍惜而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自甘墮落。我們嘆息世風日下,嘆息人心不古,事實上,這正是由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貧乏所致。在今天,舊的價值觀被推翻了,新的價值觀卻沒有如期而至。在丟棄了“越窮越光榮”的口號之後,壓抑已久的物欲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無休止地激發出來。隨著社會商業化的進程,人們的貪欲空前地膨脹起來:對奢侈品的需要,對財富積累的需要,對權利和虛榮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們來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實現。俗話說,“財迷心竅”,當我們的眼中只剩下金錢的時候,不僅職業道德不見了,甚至倫理道德也不見了。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的失衡狀態。為什麽今天的人對物質的需求如此迫切?對財富的積累如此貪婪?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指引,沒有崇高的理想在驅動,沒有堅定的信仰在支撐,甚至沒有道德的力量在約束。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失去物質財富,只會使生活受到暫時的影響;而一旦失去精神財富,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一生,更會殃及後代。不難想象,一個精神空虛的父母會給子女什麽樣的教育?一個見利忘義的長者會給後代什麽樣的影響?所以,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未來人生,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前景。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3、法財甚於世財
作為佛教徒來說,除了追求世俗財富而外,更要追求功德法財。什麽是功德法財呢?那就是佛法。
在《華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不僅供養如此,在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中,佛陀還處處以較量功德的方式,告訴我們法布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所以說,無論是供養還是布施,功德法財都遠比世間財富更為殊勝。
我們知道,世間的資產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分,事實上,所謂的固定資產也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房產會折舊,設備會損耗,它們的使用壽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說有什麽可以稱為人生的固定資產,那麽只有功德法財才是當之無愧的。功德法財似乎是無形的,但它卻不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不會隨著生命形式的轉換而失去價值。不僅如此,這善的種子還會不斷為我們帶來豐厚的饋贈。從這個角度來說,法財對於人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有形的錢財。
佛經中處處強調法財遠比世俗財富的重要性。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困惑,樹立人生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生命中無盡寶藏。成就智慧,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物質財富能夠代取代的。
七、結束語
很多人都認為,財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事實上,占有越多就越不自由。因為欲望是被逐漸激發出來的,占有得越多,期待和牽掛也就越多。曾幾何時,萬元戶就是富裕生活的標準。可多少萬元戶因此滿足了呢?有了一萬,就會想著十萬,然後是百萬、千萬。往往是錢越多就感覺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圍繞這個軸心運轉,從而忘卻了人生的根本。
有個比喻說,假如把財富、事業、榮譽、地位都比作0的話,健康就是前面的那個1。否則,即使擁有再多,也還是等於0。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了掙錢毫不顧及身體。結果“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那麽,健康是金錢可以買來的麽?金錢可以換來最新的藥品,換來精細的護理,但並不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為獲取財富使健康遭受的損失固然是金錢無法彌補的,但我們為謀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傷害就更難以愈合。欲望是無限的,財富卻是有限的。我們為盡可能多地占有財富,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侵占了他人利益,也使我們自己滋長了重重煩惱。這些內在的傷害或許不會在短時間顯現出來,但它的影響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如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
成功激勵格言精選匯編
1、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馮兩努——香港著名推銷商)
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6、賺錢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賺錢的種子,便成不了事業家。
7、蟻穴雖小,潰之千裏。
8、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9、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10、銷售世界上第一號的產品——不是汽車,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
自己推銷給別人之前,你必須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銷給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12、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消極思考造成消極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14、別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15、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6、你的臉是為了呈現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
工作最大的資產。
17、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18、世上並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於胎死腹中的策略。